公告版位

我半裸02.jpg

不善於表達自已,所以偶而會為自已留下些影像記錄,用於註解成長,無關自戀。

或者,由於懼怕,懼怕被遺忘;也懼怕自已遺忘過去、現在與未來。

是的,死亡或漸老不曾讓我害怕或憂傷。

但被遺忘,卻讓我深深感到寒顫,我的勇敢與堅強伴隨著某種程度的不安。

I do'nt need anything to go through the night.

喜歡躲藏在黑暗裏,黑夜帶來某種冷冽、殘酷的神秘希望。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婚禮攝影是一種特別的攝影類別,它尚未被明確分類,也不曾出現在過往攝影史的派別,若要尋找比較近似的範疇,作品功能上比較接近新聞報導攝影或紀實攝影;但婚禮攝影在個人風格及意念的表達上就較多元自由,或者說婚禮攝影容忍攝影師去突顯本身的美學素養與個人風格,呈現作品的多樣面貌。

對於「婚禮記錄」的發展,目前婚宴攝影師普遍的看法為美國首開風氣,1978美國婚禮攝影師為了彼此交流,而成立「國際婚禮攝影師協會(Wedding 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1980年代,台灣婚禮攝影產業開始提出將「新人兩人的紀念照」與「婚禮/婚宴」分開的概念,開發出在婚前以禮服造型搭配拍攝紀念照的「婚紗沙龍照」,形成華人獨有的「婚紗照」。

1910年代照相技術才逐漸傳入台灣,由於拍攝的價格昂貴,當時並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隨意拍照留念。因此早期相片主要記錄著社會上層階級的生活樣貌,這時期的照片也忠實反映台灣婚禮服飾風格的轉變。

1950年至1970年之間台灣拍結婚照的模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結婚當天新人挪出時間到照相館拍照;另一種方式則是僱用攝影師到婚禮現場拍照,通常是到男方家中拍攝。由於1950年代攝影並不普及、從業人口少,專業攝影師養成時間久,聘請專業攝影師到府服務十分昂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聘請攝影師拍攝照片,會讓主人家覺得這是很體面而盛大的婚禮。


通常在婚禮中拍攝的結婚照,除了新人之外還會包括其他家族成員,以及伴郎伴娘與花童等重要成員;這個時期的照片,往往新人與家族成員的表情十分嚴肅,這時期結婚照主要用於彰顯結婚典禮的神聖性,照片的功能是神聖化婚禮儀式[1],以及紀念留影。

到了1970年,中下價位的135片幅相機進入全自動對焦時代,膠捲底片拍照的便利性大大提高,彩色膠捲的技術十分成熟,間接助長攝影風氣,台灣婚紗攝影在商人及時代需求下,逐漸興起。到了2000年左右,數位單眼相機的普遍以及強大功能與高畫質等技術突破,則帶動婚禮攝影的發展。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39年畫家答蓋爾發明暗箱,奠定攝影術的基礎;十九世紀後攝影瓜分繪畫、版畫、肖像畫的市場。早期攝影特質尚未建立,因此多由畫家擔任或兼任,風格以模仿繪畫為主,而有畫意攝影(鄭國裕,1980)。

二次大戰,攝影史有兩個現代主義在運作,一是美國本土的現代主義,以格列茲(alfred)為代表,將攝影完全獨立於繪畫及其他視覺藝術,發展出純粹攝影[1];二是歐洲的莫荷利.納吉(moholy-nogy)的影響,構成蒙太奇、負片效果。二者決定了1940~1960的攝影發展。(夏洛蒂.柯頓2011)

七○年代攝影的寫實主義,被八○年代的新表現主義、前衛藝術所取代。到了廿紀,紀實攝影家才實現他們在媒體創作潛力,被完全接受為藝術家(葉書瑜,2010)。紀實這個字源自拉丁文的docere,意指「教導」,就攝影而言,最早使用「紀實」這個字的是廿世紀初的法國攝影師Eugene Arget,他在巴黎公寓住所的暗房上掛著一塊手寫牌子『Documents pour Artist’es』(Arthur Rothstein,2012,p.7)。紀實就是證明或證據,紀實攝影[2]的目地不僅於傳達資訊,也指導觀者從它所透露的真相認知某些社會事實。

紀實攝影有一項獨特功能,即是具有影響民眾和事件的能力。然而並非每張照片都是紀實的,紀實攝影的主題並不設限,以傳達某種訴求為主,紀實攝影透露攝影者的心境,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與環境。

屬性

攝影語彙

表現原則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4年照相技術的發明,使得人們可以運用繪畫與文字之外的方式,紀錄這個世界。攝影發明之初,僅做為繪畫的輔助工具,隨後因為攝影技術的進展與攝影特性,使得攝影與繪畫產生衝突。近代,攝影透過光圈、快門、感光度以及電腦後製等方式,加上攝影者本身的風格與美學涵養、創意元素,讓攝影跳脫純粹的寫實記錄,踏入藝術領域。攝影與繪畫似乎找到某種平衡點,相近卻又有所差異。

不論是繪畫或攝影,人像記錄是永不退流行的題材。現今數位時代,網路發達及多媒體推波助瀾下,影像的分享與傳遞已經從過去傳統攝影的高成本技術枷鎖解放出來。而台灣攝影的引進,約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所流行的照相館,當時攝影器材極為昂貴,而設備的操作成本也高,因此攝影成為一種紀念特殊節日,諸如婚禮、畢業典禮等團體照或者個人沙龍照等寫真記錄為主。

台灣近廿年在商業模式成功運作下,以一條龍式經營型態的「婚紗攝影」產業發達,成為亞洲最具盛名的光點。隨即,拜科技之賜以及單眼相機的普,加上許多攝影愛好者則投入「婚禮攝影」的領域,催生「婚禮攝影」服務的興起,有別於「婚紗攝影」的商業服務。

近年,攝影器材的數位化以及電腦繪圖影像編修的彈性與便利,讓聘請婚禮攝影師的費用對新人來說不再是高不可攀,婚禮象徵一生一次極為重要的時刻,台灣「婚禮攝影」這門商業類攝影在市場需求下蓬勃發展,呈現有別於以往的風貌。它的拍攝內容包含人、事、物、婚禮流程、情感、互動、記錄、沙龍等元素,在技法上有「寫實記錄」也有「引導編排」反映某個時空環境下的婚禮習俗與文化樣貌。

Susan Sontag曾在其名著《論攝影》乙書中闡述「攝影影像提供了人們了解過去的面貌和現在情況的偉大知識。對一個人或一次事件的描寫,無非是一種解釋,手工的視覺作品例如繪畫也是如此。攝影影像似乎並不是用於表現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斷,它們是現實的縮影,任何人都可以製造或獲取。」(Susan Sontag,2010,p028)

攝影做為世界或事件本身的片斷記錄,如羅蘭巴特「刺點」所代表的「此曾在」意義,以及Susan Sontag「相機的另一個用途,是其記錄可用來當作證據。一張照片可做為某件發生過的事情的不容置疑的證據。照片可能會歪曲:但永遠有一種假設,假設存在或曾經存在的某件事情,就像照片中呈現的那樣。(Susan Sontag,2010,p31)」,經由攝影師的鏡頭操弄,人們對於當代台灣婚禮的理解被改變多少?其中不乏隱藏象徵主義、寫實主義、當代攝影等觀點,這些影像作品將如何影響或改變我們觀看婚禮的想法?

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認為攝影可反映主體(攝影者)對社會與世界的思考方式,意即攝影作品能夠反映攝影者對於社會的觀察與觀點。參照Bourdieu的觀點,「慣習(habitus)」是構成攝影者對社會有何觀點、對事物有何看法的因素。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810.JPG

《實作理論綱要》是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的經典著作之,主要談他所進行的民族學研究,並據以延伸論辯「慣習」、「結構」、「權力」的關係,其目地在於反結構主義、反俗民方法論,透過「慣習」為大眾解構「實作」的社會概況。

本書分成四個章節,篇篇獨立又篇篇連貫,串聯起Bourdieu的理論思想。一開始可能不是很容易理解Bourdieu的理論概念,這本書針對法國結構主義進行批判,以較實證的經濟策略之語言,挑戰結構主義勿略行動者(agents)與實踐(practice)的看法(石計生,p440)」。可先從第三章先讀起,較能夠快速理解「慣習」等核心概念。

Bourdieu曾說「實作理論是把客觀論知識得以出現的條件當作問題,而讓客觀論知識重新站穩腳跟。」「就習常世界的實際領會作客觀分析,並不是在對主性的奧秘提供新式的獻祭,而是為了探究所有的客觀探索會有怎樣的限度。(反思之言p14)」。Bourdieu的另一本著作《反思之言:布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乙書亦值得參閱,有助於解開閱讀《實作理論綱要》時所面對的諸多誤解。

各章節重點摘記如下:

第一章為「客觀論於客觀面之限度」

主要為說明及舉證文化(或社會結構)和行為關係的論辯在當代是混亂的狀態,此原因在於學者為人們的「行為」建構的含意,或其中的寓含的實作理論在文化人類學論述裡,都是隱而未顯,潛伏在地下的存在狀態;也就是社會科學至今還自陷於客觀論和主觀論「非此即彼」的二分法選擇儀式中。此一章的精彩處在於例舉了他過去田野調查裏所觀察到的諸多現象,例如「在習俗(custom)或草規(Pre-law)裏,可以看出群體記憶的「慣例(customary rule)」本身就是一小撮圖式產品,供施為者在變換無窮的情勢裏,依狀況構思無盡的辦法。這些「圖式」也不必明訂「顯性」的規則。人類學的傳統裡隨處都有隱性的實作哲學,例如原始部落裏的送禮與娶親等。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Giddens批判馬克思及馬克斯主義的著作,原本應該譯作《社會學:一個簡要卻具批判性的導論(Sociology: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但譯者不採原題直譯,而譯為《紀登斯–社會學導論》有如下解譯(P.164):

  1. 由於紀登斯一再使用「批判的社會學」或「社會學做為批判理論」等觀念來強調這本書的基本精神。
  2. 原名的中譯過於冗長繞舌;而譯者認為紀登斯所說的批判社會學或批判理論,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法蘭克福學派有所不同。

IMG_1990.JPG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是近代能夠提出創見又非常活躍於政治的英國社會學理論家。此書概從社會學的基調與問題、對於現代社會的解釋、社會轉型、現代國家的概貌、都市狀態及個人生活、家庭與兩性、世界體系等各方面的觀察與看法以解讀社會學做為一門批判性的理論觀點。因此可說是Giddens引領大眾進入現代社會學批判的入門書籍。

如何看待社會學

對於不了解社會學意涵的人可能會有如後疑問:社會學到底在學什麼?做那些的研究?如何詮釋社會學的意含與意義?Giddens如此解釋「社會學的研究必然揭露當今世界所必須面對的一切社會問題的徵結(p02)」而且「社會研究的是一種實際可以觀察的體材,它必須依靠經驗性的研究,進而提出理論與一般架構,以解釋這些事實(p03)」在解讀這些社會事實之前,必須先了解社會各項變遷的脈絡。Giddens認為社會變遷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社會的發展是跟隨著「兩個大革命」而發展出來的各種社會,例如工業化的先進社會、資本主義、全球化、全球在地化…「社會學這門社會科學的重點,在於研究過去兩三個世紀以來由工業轉型所帶來的社會組織(p.09)」,而將人類社會、組織給予概念化是社會學最重要的課題!

把社會學視為「社會科學」之前,必須有如下認知:

  1. 我們無法像研究自然世界的客觀事物一般來研究社會或「社會事實」,因為在我們創造社會的同時,社會也同時創造了我們,個人與組織之間具有「雙重介入(the double involvement)」的關係。因為社會體系包含了複雜的個人與群體關係。
  2. 社會學及其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不同於自然科學與其對象的關係。例如自然科學的研究,不會改變原子的特性,原子無法了解科學家對其的詮釋與研究;而社會科學的研究卻可能改變研究對象(個人與群體)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結論與看法。

社會學的想像:一種批判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愛是兩個人徹底民主形式;愛是全然個人的自我負責。愛是自我相逢,是再創由你我組成的世界,是瑣碎而不帶道德禁令的浪費主義,正變成一種大眾現象:愛,世俗的宗教』

『當人們逐漸拋棄了前現代社會的約束、命令與禁忌,而對愛情寄予新希望的同時,他們發現自己也同樣處於新的困境之中。』~Beck

DPP0018.jpg

愛,無疑是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古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乙句,揭示人對於愛情充滿著困域與磨難,究竟「愛情」是什麼?
愛情不僅困擾著古人,即便到了理性思惟當道的現代,仍困擾著現代男女。工業與資訊的進步,讓人們的外在生活富足,那麼屬於精神生活的「愛情」是否變得更透明、便於捉摸與經營?還是隨著時代變形為另一種更為複雜的關係,讓世間男女更難理解愛情?以致於愛情更難追尋或者愛變得更飄渺不定?愛情在現代是否有所轉變?又是如何影響著現代人?

愛情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狀態

談現代的愛情關係,不得不先探究過去的社會變化從而脈絡化愛情面貌的變遷。因為人類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體系之中,同時處在一個經濟體系構造逐漸世俗化、都會化、個人流動之中,隨處可見『個體化過程』。在這樣的個體化過程『愈來愈多人被它影響,目前個體化過程已擴展至獨特的面向上(Beck,p.80)」。貝克夫婦認為『隨著世界的除魅而來的是一個新的「內在無依(inner homeless)的狀態,個體孤身處於宇宙洪流當中。(Beck,p80)』;相對於貝克夫婦的觀點,Giddens認為「在地方性與全球性互動之間的一極代表著所謂的『親密關係的轉型』。親密關係具有自已的反思性和自已的內在參加秩序的形式。尤其,它意謂著作為個人生活新領域的原型的『純粹關係(pure-relationship)』的突現。(Giddens,2002,p.05)。Giddens認為現代性的來臨導致個體外在社會環境的變遷,連帶影響了家庭、婚姻以及社會制度。而Beck夫婦則認為『舊的譯世界方式已變得太過陳腐,每個個體都發現他/她獨自面對著新的疑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解答,焦慮仍持續著,我們的不安全感乃是關於存在背後是什麼、存在整體的意義問題,而不全然和生存有關(Beck, p82)。』即使到了現代,愛情仍是一個複雜的狀態。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935.JPG

『世人對某些慘況的知覺其實是建構出來的,而建構的工具主要是攝影機記錄的照片』-Susan Sontag

現代人已經遠離了戰爭,但災難卻未曾離開人們,從《旁觀他人之痛苦》乙書來檢視媒體的報導內容與題裁,似乎印證災難影像成為一種娛樂式的放送,人們得以交談的共同記憶。例如原先佔據新聞話題的中東is戰火,再到農曆年節期間不斷播送的台南維冠大樓救災新聞,不斷地傳達及塑造災難的可怕。這類的新聞報導大多偏向於“事件的描述“而較少去探究事件的原因與檢討。

解讀災難影像
《旁觀他人之痛苦》又是如何解讀災難影像的意義呢?「自1839年攝影機發明之後,攝影便一直與死亡結伴同行。因為攝影機逮住的影像,實際上是某事物在鏡頭前的遺痕,所以與畫作相比,照片都是更好的紀念物,紀念已逝的往昔、已故的親朋。(p.35)」攝影具備雙重力量,一為生產紀錄、二為製造視覺藝術品「在傳達集體大屠殺的恐怖情狀上,其直接的地位與權威性都超乎任何文字敘述。(p.35)」

戰爭與災難都是不可預期、破壞性的、會傷亡的、違反人性的,因此理所當然地被大眾所關注。那麼災難影像到底是忠實反映出災禍的樣貌?抑或建構出「災難」?還是消除了人們的罪惡感與同理心?新聞播放時段大多為午餐或晚餐時間,似又間接印證災難的娛樂性!當人們享用佳餚時又是用什麼心態觀看新聞?災難影像對人們又有何衝擊?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是否,已用相機取代步槍做為獵取的工具了?

攝影表面上反映現實,但實際上攝影影像自成一個世界,
一個影像世界,企圖取代真實世界,給觀者造成影像即是現實的印象,給影像擁有者造成擁有影像即是擁有實際經驗的錯覺。Susan Sontag

IMG_6081.JPG

《論攝影》這本書發表於一九七七年,被譽為『攝影的聖經』,談的不是攝影技法、美學流派或艱澀懂的理論定義,而是帶有一種一種哲學式的影像思考,帶領著讀者用另一種「視野」解讀「攝影」,用另一種「眼光」思索「影像」的另一層意涵與可能。如果攝影的技法是皮、美學素養是肉,那麼這本書無疑幫助架構攝影的骨,非常值得對攝影藝術、社會學、哲學有興趣的人閱讀!

《論攝影》之所以成書,起因於Sontag乙篇討論攝影影像之無所不在引起的一些美學及道德問題的文章,從而勾勒起後續的篇章。本書從首篇【在柏拉圖的洞穴裡】探析攝影的意義,次篇【透過照片看美國,昏暗地】則以美國攝影面貌為例,做為一種考證對照;第三篇【憂傷的物件】談及當代攝影師將攝影轉變成超現實主義。第四篇【視域的英雄主義】則是廣論攝影的將時間片斷轉化為美學。

本書也是Sontag留給世人最重要、流傳最廣泛的書籍,百年來探討「攝影」的人不少,班雅明《攝影小史》簡明述說了攝影起源與歷史,繼而《邁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讓人正視工業社會大量複製品出現,藝術邁入垂老、形而上將衰亡的現象,攝影成為一種可大量複制的文物;繼而羅蘭.巴特《明室》乙書提點了攝影的特性,不論是刺點或知面都讓影像有了意義。直至Sontag的《論攝影》從各面向探析攝影所帶來的影像意義,讓人們得以用哲學式的觀點去分解攝影,它附予了攝影更高層次的靈魂,稱之為攝影聖經當之無愧。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的香氣吸引這許多人追香!到底咖啡迷人的秘密在那裏?
怎麼保存或延長咖啡香味衰退?那麼咖啡的香味除了咖啡豆本身品種的因素之外,到底來自於何處?實在是讓古今中外廣大咖啡迷困擾不己。

IMG_3852.JPG

咖啡的香氣來自於梅納反應(Maillard)與焦糖化(Caramelization)的過程
由於咖啡豆本身含有豐富的各種物質,例如碳水化合物、脂類、有機酸、蛋白質、糖類…等,經過一連申的加工與烘焙過程,就會啟動複雜的化合反應,逼出迷人的香氣與誘人口感。這二種反應都需要糖類的參與,而糖類的多寡與咖啡風味有直接正相關,因此蔗糖含量較高的阿拉比卡豆(Arabica)香氣風味硬是比羅布斯塔豆(Robusta)還要芬香。

何謂梅納反應(Maillard)?
梅納反應為法國化學家路易斯.卡米拉.梅納於1912年發現;又稱為美拉德反應、梅拉德反應、麥拉德反應…,指的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與胺基酸/蛋白質在加熱時產生的一系列複雜反應。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