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935.JPG

『世人對某些慘況的知覺其實是建構出來的,而建構的工具主要是攝影機記錄的照片』-Susan Sontag

現代人已經遠離了戰爭,但災難卻未曾離開人們,從《旁觀他人之痛苦》乙書來檢視媒體的報導內容與題裁,似乎印證災難影像成為一種娛樂式的放送,人們得以交談的共同記憶。例如原先佔據新聞話題的中東is戰火,再到農曆年節期間不斷播送的台南維冠大樓救災新聞,不斷地傳達及塑造災難的可怕。這類的新聞報導大多偏向於“事件的描述“而較少去探究事件的原因與檢討。

解讀災難影像
《旁觀他人之痛苦》又是如何解讀災難影像的意義呢?「自1839年攝影機發明之後,攝影便一直與死亡結伴同行。因為攝影機逮住的影像,實際上是某事物在鏡頭前的遺痕,所以與畫作相比,照片都是更好的紀念物,紀念已逝的往昔、已故的親朋。(p.35)」攝影具備雙重力量,一為生產紀錄、二為製造視覺藝術品「在傳達集體大屠殺的恐怖情狀上,其直接的地位與權威性都超乎任何文字敘述。(p.35)」

戰爭與災難都是不可預期、破壞性的、會傷亡的、違反人性的,因此理所當然地被大眾所關注。那麼災難影像到底是忠實反映出災禍的樣貌?抑或建構出「災難」?還是消除了人們的罪惡感與同理心?新聞播放時段大多為午餐或晚餐時間,似又間接印證災難的娛樂性!當人們享用佳餚時又是用什麼心態觀看新聞?災難影像對人們又有何衝擊?

災難影像的衝擊
Songtag認為影像的衝擊有二種說法,第一種看法認為影像是由「傳媒」引導公眾關注與注視,有了影像與照片,某個戰爭即「成真」;第二種說法則是在這個泛濫的影像世界,我們所關注之事對我們的衝擊將愈來愈貧弱,人們變得麻木不仁,影像讓人們更為冷漠。(p.119)攝影所記錄的災禍影像對於觀看大眾形成一場異空間的、遙遠的,像極電影影像的戲劇,抹剎人性可能存在的同情心;反之攝影記錄下的當事人親友,觀看照片似又再次提醒某種苦痛。攝影的兩面性總在衝擊著人們思惟。

第二種說法的原由來自於電視媒體的運作方式令觀眾感到倦怠,電視藉著影像撩撥及灌輸大量、重覆的訊息給閱聽眾。如同Songtag所說的:世人對某些慘況的認知是建構出來的。其所建構的工具即是攝影機所記錄的照片,而照片只有一種靜默式的「語言」而且是說給所有人聽,或任由閱聽者自行解讀、注譯,附予意義。數位時代不斷重製、再生、增生、川流不息的影像反而讓影像無法脫穎而出,傳媒成為窒礙觀眾情緒的最大禍源,甚至因為影像的分享與轉載讓普羅大眾成自我麻木不仁的幫兇,人們在接受影像的同時又放棄思索與檢閱其中所摻雜的真實性,或是影像產製者所希望達成的目地。影像因為乘載著記錄「真實」而具備娛樂大眾的效果,因而大眾演化成為「旁觀者」進而與真實分離。

現實的觀覽
現實是否成為一種觀覽物,我們無法從Sontag《論攝影》乙書獲得結論與解答。但現代人總會不經意將現實與虛擬(如電影)相聯結,當人們在災難事件身歷其境時,人們會以『這就彷如一場電影般』來表達災難的程度,同樣的人會將新聞裏的災難影像予以"電影化"。那麼是否應該以道德標準來檢視影像娛樂化所帶來的影響?Sontag也提出一條值得思考的方向,似乎不必然要以這麼高道德標準來看待災難影像的現象。「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種邀請:去注意、反省、學習和檢查建制當局如何自圓其說地解釋災難原由的文飾辭令。(p.131)」但Sontag不忘提醒大眾應關注「誰導致照片中的災難?誰要負責任?這可以原宥嗎?這是無可避免的嗎?(p.132)」即便這些質問無法訂出一套行動方案,我們還是得肯定災難影像所提供的資訊,或者可以嘲諷式的感謝照片給予枯燥乏味的現代人生活調劑。

或許由於影像的特性,抑或近代人的社會性,災難影像背負著傳送訊息的功能,人們卻必須抽離出來,以旁觀者的視野閱讀這些影像,否則苦難隨行,生活枯燥乏味,資訊的氾濫容易讓人集體歇斯底裡。災難影像隨處可見,倒也提醒我們好好珍惜短暫的生命、把握有限的人生。

【參考資料】
1.《旁觀他人之痛苦》蘇珊.桑塔格;麥田出版社2004。

【延伸閱讀】
1.推薦攝影入門的21本書

2.解讀Susan Sontag《論攝影》影像的現代意義

3.社會學必讀的廿本書

arrow
arrow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