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9810.JPG

《實作理論綱要》是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的經典著作之,主要談他所進行的民族學研究,並據以延伸論辯「慣習」、「結構」、「權力」的關係,其目地在於反結構主義、反俗民方法論,透過「慣習」為大眾解構「實作」的社會概況。

本書分成四個章節,篇篇獨立又篇篇連貫,串聯起Bourdieu的理論思想。一開始可能不是很容易理解Bourdieu的理論概念,這本書針對法國結構主義進行批判,以較實證的經濟策略之語言,挑戰結構主義勿略行動者(agents)與實踐(practice)的看法(石計生,p440)」。可先從第三章先讀起,較能夠快速理解「慣習」等核心概念。

Bourdieu曾說「實作理論是把客觀論知識得以出現的條件當作問題,而讓客觀論知識重新站穩腳跟。」「就習常世界的實際領會作客觀分析,並不是在對主性的奧秘提供新式的獻祭,而是為了探究所有的客觀探索會有怎樣的限度。(反思之言p14)」。Bourdieu的另一本著作《反思之言:布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乙書亦值得參閱,有助於解開閱讀《實作理論綱要》時所面對的諸多誤解。

各章節重點摘記如下:

第一章為「客觀論於客觀面之限度」

主要為說明及舉證文化(或社會結構)和行為關係的論辯在當代是混亂的狀態,此原因在於學者為人們的「行為」建構的含意,或其中的寓含的實作理論在文化人類學論述裡,都是隱而未顯,潛伏在地下的存在狀態;也就是社會科學至今還自陷於客觀論和主觀論「非此即彼」的二分法選擇儀式中。此一章的精彩處在於例舉了他過去田野調查裏所觀察到的諸多現象,例如「在習俗(custom)或草規(Pre-law)裏,可以看出群體記憶的「慣例(customary rule)」本身就是一小撮圖式產品,供施為者在變換無窮的情勢裏,依狀況構思無盡的辦法。這些「圖式」也不必明訂「顯性」的規則。人類學的傳統裡隨處都有隱性的實作哲學,例如原始部落裏的送禮與娶親等。

第二章為「結構與習性」

Bourdieu在本章中花極大心力闡述「結構」與「習性」及「實作」的關聯。Bourdieu認為「習性是產生策略的原則,可以讓施為者據以應付未能預見、變動不居的情勢,因此,習性製造出來的實作,就算看起來像是在實現一件謀劃(project)或是一項計畫顯露在外而且明白表示的目標,實作也僅是表面看起來像是由未來在決定的(p149)」簡言之,經驗及大環境創造了慣習,而慣習讓實作得以進行。「慣習的概念是一種內化的社會性(social incorpore),因而也是個體化的,有待超越的(所述之言p.43)」透過慣習,我們便擁有一個具有共通意義的世界,一個看起來顯而易見的社會世界。「慣習就像是遊戲感,是內化的、成為本性的社會遊戲。沒有什麼會比好的遊戲者的行動更為自由也更為受限(p.126)。」

慣習是實作的稟性系統,是規律行為的客觀基礎,因此也是行為規律性的客觀基礎;如果我們能夠預測實作的話,那是因為慣習會使得具備了該慣習的施為者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某種舉止。「慣習服從於某個實作的邏輯(logique pratique),服從於某種模糊的、差不多的實作邏輯;正是這個邏輯定義了與世界的一般關係(P152)。」「慣習就像是在體內、在生物個體身上的社會印記,能生產出無限的遊戲行為,這些行為以一種可能的、客觀要求的狀態被刻印於遊戲之中;而遊戲的強制和要求,儘管並非封閉於規則的法典之中,卻會強加於那裡的人生上。(p.127)」

 

第三章「孕生型圖式和實作邏輯」

Bourdieu認為「客觀論將社會世界想作是呈現在觀者目前的景象;觀者對目前景像裡的活動,是從自身之「觀點」來觀察,而且還會將自身和觀察對象之間的關係轉移到觀察對象身上,把觀察對象想成是只供認知發揮作用的完整體,而將其間的互動化約成象徵性的交換。

Bourdieu批判人類學家(民族學)和社會學家(俗民方法學)的分類系統共通敝病:忘了認知工具所發揮的功能都是純粹認知之外的功能。「實作始終都不脫認知的操作,於實作操作裡進行建構,透過實際的功能,要組織感知、構造感知的分類體系發揮作用。這些感知、領會、行動圖式是歷代實作在限定式的存在條件裡面操作、累積而成的(p199)」。

Bourdieu從分析農民曆以「謬證(per absurdum)」的方式,證明唯知論在社會分類體系裏所得理論的謬誤,例如「曆法以線性、均質、連續的時間,去取代實際的時間,而實際的時間其實是無法共量(incommensurable)的「時段孤島(island of duration)所組成的,每塊孤島有其節奏,有的快如白駒過隙,有的慢如牛步p.216」;同一套圖式以簡約又必然的方式套用到不同的邏輯宇域裡,就會產生「範圍混淆(confusion of spheres),就因為有「多重論題」,因此「範圍混淆就會蒙混過關,產生不了實作的結果。「慣習是一種被規律的傾向,會產生被規律和有規律的行為,並且外在於一切對規則的參照之外;而且,在法典化(codification)的工作不太先進的社會之中,慣習就是大多實作的原則。(p.130)」

 

第四章為「結構、習性、權力」

Bourdieu提出科學所理解的大自然以及「文化現實(culture fact)是長期「拔魅」之後方才而得的歷史產物。「兒童和世界之間,有一整支團體擋著,不只以各種警告,還以一套儀式實作,外加論述、格言、諺語,全都依相應習性裡的原則構組起來,把對超自然危險的恐懼,灌輸進兒童的心裡(p333)」。而在社會階級世界裡,無論是明裡或暗裡的階級鬥爭,爭的都是社會世界的詮釋定義;所謂的正統,也就是矯正過的;正統其實是一套委婉語,是經過思考、描述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的可取途徑。

「在階級的社會裡一切就在於爭奪支配思想、表達正當地位的權力鬥爭始終不斷在製造象徵財貨的場域裡上演(p337)」。一旦慣習與場域達成相互協調,慣習就會「適時而來」且完全無須計算,其預測就能搶先在客觀世界的邏輯之前。「主體並非某種特殊的我思(cogito)當下的自我(ego),而是一整個集體歷史的個體殘跡(所述之言P.205)」。

Bourdieu的觀點裡,對社會世界的感知是一個雙重結構化(double structuration)的產物。在客觀面上,它是社會地被結構化的,因為被授予在施為者或機構的某些特質,會在彼此交互影響之中顯現出來。而在主觀面上,社會的感知也是被結構化的,特別是那些內在於語言中的感知與評價圖式,適巧表現了權力象徵的狀態與關係。「透過慣習,人們就擁有一個具有共通意義的世界,一個看起來顯而易見的社會世界。P246~p249」。

Bourdieu透過對慣習的詮釋,為我們描繪了改變世界的方法,意即要改變世界就必須要改變製造世界的方式,必須改變世界觀,改變生產和再生產群體的實際運作模式。

【參考資料】

1.《實作理論綱要》Berre  Bourdieu,麥田人文,2012

2.《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選》Berre  Bourdieu,麥田人文,2012

3.《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堂課》Bonnewitz著,孫智綺譯,麥田人文,2002

4.《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後現代之後》石計生,三民書局,2006

【延伸閱讀】

1.《推薦社會學入門必讀的20本書》

arrow
arrow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