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照相技術的發明,使得人們可以運用繪畫與文字之外的方式,紀錄這個世界。攝影發明之初,僅做為繪畫的輔助工具,隨後因為攝影技術的進展與攝影特性,使得攝影與繪畫產生衝突。近代,攝影透過光圈、快門、感光度以及電腦後製等方式,加上攝影者本身的風格與美學涵養、創意元素,讓攝影跳脫純粹的寫實記錄,踏入藝術領域。攝影與繪畫似乎找到某種平衡點,相近卻又有所差異。
不論是繪畫或攝影,人像記錄是永不退流行的題材。現今數位時代,網路發達及多媒體推波助瀾下,影像的分享與傳遞已經從過去傳統攝影的高成本技術枷鎖解放出來。而台灣攝影的引進,約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所流行的照相館,當時攝影器材極為昂貴,而設備的操作成本也高,因此攝影成為一種紀念特殊節日,諸如婚禮、畢業典禮等團體照或者個人沙龍照等寫真記錄為主。
台灣近廿年在商業模式成功運作下,以一條龍式經營型態的「婚紗攝影」產業發達,成為亞洲最具盛名的光點。隨即,拜科技之賜以及單眼相機的普,加上許多攝影愛好者則投入「婚禮攝影」的領域,催生「婚禮攝影」服務的興起,有別於「婚紗攝影」的商業服務。
近年,攝影器材的數位化以及電腦繪圖影像編修的彈性與便利,讓聘請婚禮攝影師的費用對新人來說不再是高不可攀,婚禮象徵一生一次極為重要的時刻,台灣「婚禮攝影」這門商業類攝影在市場需求下蓬勃發展,呈現有別於以往的風貌。它的拍攝內容包含人、事、物、婚禮流程、情感、互動、記錄、沙龍等元素,在技法上有「寫實記錄」也有「引導編排」反映某個時空環境下的婚禮習俗與文化樣貌。
Susan Sontag曾在其名著《論攝影》乙書中闡述「攝影影像提供了人們了解過去的面貌和現在情況的偉大知識。對一個人或一次事件的描寫,無非是一種解釋,手工的視覺作品例如繪畫也是如此。攝影影像似乎並不是用於表現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斷,它們是現實的縮影,任何人都可以製造或獲取。」(Susan Sontag,2010,p028)
攝影做為世界或事件本身的片斷記錄,如羅蘭巴特「刺點」所代表的「此曾在」意義,以及Susan Sontag「相機的另一個用途,是其記錄可用來當作證據。一張照片可做為某件發生過的事情的不容置疑的證據。照片可能會歪曲:但永遠有一種假設,假設存在或曾經存在的某件事情,就像照片中呈現的那樣。(Susan Sontag,2010,p31)」,經由攝影師的鏡頭操弄,人們對於當代台灣婚禮的理解被改變多少?其中不乏隱藏象徵主義、寫實主義、當代攝影等觀點,這些影像作品將如何影響或改變我們觀看婚禮的想法?
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認為攝影可反映主體(攝影者)對社會與世界的思考方式,意即攝影作品能夠反映攝影者對於社會的觀察與觀點。參照Bourdieu的觀點,「慣習(habitus)」是構成攝影者對社會有何觀點、對事物有何看法的因素。
「婚禮攝影」提供了攝影師嚐試與挑戰自我的舞台。攝影師在婚禮現場為新人紀錄最重要的儀式過程,影像承載,照片最終成為新人及其親友共同的回憶。然而台灣早期並沒有學院式的攝影師養成教育環境與官方認證的技能培訓課程,攝影師往往從自我摸索、累積經驗中,創造及修正自我的風格。正如Bourdieu所說的「慣習是後天學來的一套孕生型圖式,於客觀面會依它所生成的特定條件而作校正,因此,慣習會產生符合該條件的想法、感知和活動,不會有其他。(Pierre Bourdieu,2010,台北城邦P.195)」
個人認為這些隱含攝影師個人主客觀觀點或嗜好的風格,也將透過照片反射出攝影師個人對於婚禮儀式所摘取的意念,反映台灣婚禮攝影文化的某種內涵,讓照片閱讀者產生台灣婚宴習俗的認知與觀點及習慣;甚至可能,攝影師僅僅只是為迎合大眾口味的要求,而給予婚禮影像摘要式記錄,影像所能反映的,只是婚宴禮俗的流行現況?筆者的觀點:照片在引導當代人新的視覺準則的同時,或許也改變人們觀看婚禮與婚禮宴的方式與權利,近幾年看似一片榮景的婚禮攝影影響人們對於「婚宴」的印象又塑造出婚禮文化,值得探討發掘其中的奧妙。
《相關文章閱讀》
1.攝影簡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