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IMG_8232.JPG

 正式接觸攝影的時間,從大學時必修一學年攝影課算起,約略有17年之長。

期間除了與攝影同好交流、參與外拍、街拍、速寫等不同類型攝影活動,也自費幾門攝影前輩所開設課程…
從底片機跨足數位相機,面臨系統轉換時心裡衝突。當時心想:沒有底片的攝影還能稱之為攝影嗎?!

早期攝影同好有人選擇以攝影為業成為職業攝影師、有人仍以攝影為樂,但也有人放棄攝影另尋他路…
這一路走來不斷嚐試與摸索,從攝影興趣裡探索出一點心得,形塑出自我風格,
學習、練就與過往不同的美學觀點與視野,甚至於觀看電影或欣賞畫作時也能用攝影眼在腦海裡局部取景構圖,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8301.jpg

社會學涵蓋廣泛,舉凡哲學思辨、宗教律法、道德哲理、理性科學、財經生活、文史地理…等議題,不論是鉅觀的全球議題、文化變遷,或是微觀的個人生命議題,均觸及到社會學研究領域。雖然社會學做為一門起步甚晚的學科,但百年來社會學研究著作甚豐,讓對於社會學有興趣的大眾往往卻步,或者亦有不明就理的人,一聽到「社會學」二字便認為社會學與「社會有關」而輕視社會學這一門學科。

社會學做為分析人與人、人與社會結構、人與自我等問題的學問,涉及的議題極廣。學習社會學的知識及研究方法無礙幫助自我重新檢視這些乍似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 拆解表相去尋求一條可能的真理;就我個人的學習心得推薦社會學系所幾本必讀入門書籍。

  • 社會學入門書籍推薦
  1. 《見樹又見林》All G.Johnson
  2. 《社會學動動腦》Zygmunt Bauman
  3.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堂課》朋尼維茲
  4. 《布赫迪厄論電視》布赫迪厄
  • 入門進階社會學書目
  1. 批判的社會學導論》Anthony Giddens
  2. 《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學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Anthony Giddens
  3. 《後現代狀態》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
  4. 《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高夫曼
  5. 《污名-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高夫曼
  6. 《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Pierre Bourdieu
  7. 《後現代社會學理論》Geroge Ritzer
  • 兩性議題書目
  1. 《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Lynn Jamieson
  2. 《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安東尼.紀登斯
  3.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安東尼.紀登斯
  4.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Ulrich Beck、Elisdeth Beck-Gernsheim著,立緒出版社
  • 經典社會學書目
  1.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思.韋伯
  2. 《自殺論》涂爾幹
  3. 《精神病院》Erving Goffman
  4. 《實作理論綱要》Pierre Bourdieu
  5. 《邁向靈光消逝的年代》Walter Benjamin
  6. 《明室.攝影札記》羅蘭.巴特
  • 近代鉅觀社會現象
  1. 《社會的麥當勞化》George Ritzer
  2. 《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Zygmunt Bauman
  3. 《工作、消費與新貧》Zygmunt Bauman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0883  

什麼是赭麴毒素?

很多人喝咖啡只在乎咖啡豆香氣盈人、口感厚實、齒頰能否留香,
即便擁有豐富的咖啡品種、產地知識,卻無從了解何謂『赭麴毒素』!

『赭麴毒素』也有人翻做『赫麴毒素』,簡稱OTA。顧名思義它是一種有毒物質。
赭麴毒素A是數種「黑麴菌屬(Aspergillus)與青黴菌屬(Penicillium)黴菌的二次代謝物,
是一種穩定的無色結晶化合物,屬於小分子物質(Mw403.8g/mol),必須透過精密的科學檢驗儀器才會發現。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IMG_1081  

佛洛伊德的理論將人類思想智識概分成自我、本我、超我,用一種統一性的闡述方式含括解釋人類行為的動機與目地。
榮格受到佛洛伊德理論的啟發,試圖解開個體差異,強調個體心靈不同發展階段中的差異,因而致力探討人格、心理、人格發展轉型的類型…。

榮格批判弗洛伊德忽視夢的個體脈洛,批評其「自由聯想」無法導引出個體豐富的創意想像生活。因此榮格認為在夢的脈洛中,個體如果能經由適當的「積極想像」,使自我對於自已的夢、性格、潛意識有深入而清楚的理解,那麼就可以解決意識的分裂,讓人的思想與意識更為成熟與穩定。

「由於有太多事情超越了人類理解範圍,我們便經常用象徵語言來表述我們無法界定或完全理解的概念。(P.03)」榮格認為人類用象徵語言來表述世界,最常見於所有的宗教,並且認為人類也會用潛意識、自發做夢的形式來創造象徵。人類用觀看、耳聞 、觸碰、口嚐、感受等方式來理解世界,感官條件卻限制人類對周遭世界的認知與理解;超過這些認知的界限,人們都無法理解,唯有依靠潛意識與想像來補充對於未知的理解與解釋。自我依靠生活經驗而具有清析的意識思維;本我的經驗則無法用一般的智識理解,而是以象徵、神話、隱喻、夢的意識來體會。夢與本我有直接關聯,卻與自我無關。

榮格認為「處理夢的時候有兩個基本要點:第一、應該一視夢為一項事實,同時拋開所有預設,追尋它可能的意涵;第二、夢是潛意識的特定表達。(P.16)」潛意識有一部份充滿了許多轉瞬即逝、模稜兩可的想法、印象與形象,雖然會被遺忘,卻仍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意識心智。就像我們在意識裡忘了這多事,但在某個片刻突然想起什麼,或是因為什麼事而聯想起過去發生的事情與記憶。

現今我們生活的世界,萬物都被剝除心靈認同或「神秘參與」;我們的世界不如過去原始世界擁有多采多姿、狂野想像的神秘體驗,我們失去這個向度,即使有機會再碰觸到這些向度,也只會認為是不是精神異常或是事情不對勁。「我們似乎少了些什麼東西,讓我們對某些事物能夠感動萬分,進而改變我們的態度與行為。這正是「夢的語言」之能事,「夢的語言」的象徵主義充滿了心靈能量,使我們不得不向它注目。(P.33)」。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870  

n  德波筆下的景觀社會

1976年的《景觀社會》是現代版的《資本論》,也是後工業社會時代最傑出的新馬克思主義批判。儘管不少人認為德波低估馬克思意義下的商品生產的科技化、發達化等過程,以及商品豐富了景觀社會的物質條件。德波藉由「在今天,無產階級還存在嗎?」這一種具備反思性、根本性的質疑,論證社會主義已經變質為官僚集權資本主義的事實。更斷言社會主義根本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世界已經演變成為「運用警察國家的方法改變人們關於世界的感覺。

德波將馬克思「以商品生產與交換為仲介的社會關係」,替換成「以影像為仲介的社會關係」,認為「奇觀是社會現實的核心。在其所有的特定表現中–新聞或宣傳、廣告或娛樂的現實消費,奇觀體現了流行的社會生活方式。奇觀是對在生產領域已經做出的選擇,以及那一選擇帶給消費的結果的普遍性讚揚」(Debord,994

德波一方面把認識論上具有心理內化性和物理重構性的視覺體驗,運用在「富裕型消費社會」的批判,以區別古典馬克思主義的「商品社會」,一方面通過馬克思理論的深化,將「商品拜物教」延伸至「符號拜物教」,為當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欺騙提出一幅更灰暗的捲軸,描繪出「現代奴性」更鮮明但也更抽象的特徵(宋國誠,2012)。

德波曾批判馬克思以後的資本主義就是一種景觀!資本社會對商品與經濟的佔有與支配如果是革命的象徵。那麼社會主義也透過「官僚資本」與「個人獨裁」等方式,放棄了革命的理想。在景觀社會中,歷史喪失主體,因為資本主義已經變了樣,所以無產階級也沒有歷史意識;資本主義通過景觀生產而把社會主義變成自已的共犯。

「景觀不能被理解為一種由大眾傳播所製造的視覺欺騙,事實上,它是已經物化的世界觀(德波,2006)。」它意指被建構的客體反身對主體進行建構,被消費的商品反過來消費購買者。景觀成為一種「虛假即真實」、「奉假為真」的狀態;景觀是一種牢籠,用語由、符號、商品、流行、潮流等構築而起的大型社會監獄,人們樂在其中。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255 

喝咖啡對多數台灣人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每日必備的飲品;更有不少咖啡迷,重視咖啡的口感,喜好品賞研磨現沖的咖啡!
如何儲放咖啡豆想必也是咖啡迷們心中最想知道的知識!


嚴格來說,如何防止咖啡豆受潮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由於烘培乾燥後的咖啡豆具有很強的吸濕特性及自然衰敗特質,因而增添咖啡豆保存難度。
咖啡儲存最大的敵人是濕氣、氧氣、光線和熱,加上台灣高溫高濕的環境,年均濕度高達75%RH以上,是黴菌快速成長的溫床!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5371  

近期參加幾場與餐飲食品安全相關的座談會,不論是官方或半官方、民間協會所舉辦,
內容大概都流於空泛,
並沒有真正為台灣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深入、深刻的檢討與建議,
甚至席間某政府官員致詞認為應進行民意調查確認大眾對GMP標章之信心,
再決定如何研議食品安全管理機制。
可見公部門官員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心態面對食安問題。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經意,或者會錯意。
 
卻覺得像是一道閃亮的光茫
純淨地筆直透射幽暗夜幕裏,
荒蕪褪盡寂廖,華麗紛飛舞動。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969  

親密關係的轉變對整個現代制度都可能有顛覆性的影響。–紀登斯,《親密關係的轉變》

現代人自由戀愛,更能夠按照自已的方式經營自已的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但似乎現代的婚姻、愛情與親密關係似乎又比以往有更多的問題與不確定性。很多人歸因於社會文化觀念以及生活型態的轉變,但實際上現代的愛情關係與過去時代有何不同?自我與親密關係有何關聯?愛情的原貌是否在現代社會產生質變?這些問題困擾著現代社會的男女。

對任何一對伴侶而言,什麼才構成優質關係,如何衡量平衡或不平衡,是藉由傾訴、「深知與了解」來製造親密感,抑或透過更實際的關愛、照顧與分享,是一個錯綜複雜、難以釐清的問題。(Jamieson2002:197

紀登斯在《親密關係的轉變》乙書,對現代性與親密關係的轉變論述,由浪漫愛情的發展延伸至匯流愛(confluent love),並將親密關係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相依共生(codependence)」的關係,以及「純粹關係」。純粹關係(pure relationship)意謂著人際關係的高度現代性。

就「現代性」乙詞的解釋,紀登斯表明自已「很寬泛的意義上使用『現代性』這個術語,它首先意指在後封建的歐洲所建立而在20世紀日益成為具有世界歷史性影響的行為制度與模式。」(Giddens2002:13

在現今一個逐漸走向兩性平等的時代,男女兩性都被要求徹底改變她們看待彼此的觀點和行為的方式。個人的生活已變成一個開放的事業(an open project),也因此產生了新的需求和焦慮,人們的人際存在正在徹底改變,巨大的社會變遷多多少少強迫我們面對它們,也把我們每個人都捲入所謂的每日社會實驗中。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3790  


《見樹又見林》是一本瞭解社會學的入門書,
文字翻譯通順而且羅輯一致,利於閱讀,分章層次分明有關聯,
加上淺顯易於理解的概念,是當今最受推薦的社會學入門經典讀物。
淺白又深入的剖析社會學的知識概念,讓有心探索社會學理論的人有基本認知

 

文章標籤

Angus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